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一週一學


每個週末下午,當我步上從屯門去旺角的巴士上層,找個座位,放下背囊,翻開小說開始閱讀,每週短暫的假期就開始了。

我在旺角道下車然後往西走,街道兩旁的建築物愈來愈舊,商舖也愈來愈平民化。義教鋼琴的地方是一間教會,在大角咀的新九龍中心的樓上寫字樓。上去教會之前,我會先在附近的麵包舖流連,買一兩個新鮮出爐的街坊價麵包當作下午茶。我最記得我買過剛出爐的朱古力流心包,只賣四蚊雞,我不理會收銀阿姐的警告,步出店舖就急不及待一咬下去,熱辣辣的朱古力漿就燙到我的嘴角。誰說「平嘢冇好嘢」?我們經費不多,琴導師也不全是專業與具經驗的(我就是其中一位無經驗的琴導師),但我們有熱心搭夠!對於我來說,我最想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樂趣,而不是培育他們成為技巧高超的明日之星。

教會的接待處由表面態度冰冷但內裡古道熱腸的陶小姐坐陣。第一位學生是個活潑女孩。她的媽媽總是在她的背後,她與我的對話流露著她對女兒的緊張。教她其實很輕鬆,因為很容易就可以逗她笑。最近教她一首叫Strolling的小練習曲。她試彈一次之後,我問她知不知道Strolling的意思。正就讀小學三年級的她當然搖頭,我告訴她那是散步的意思,還「警告」她說,要多練習,小手指才會彈得像散步般輕鬆,否則就會像碰到石子而摔倒了!我不擅於罵人(也不喜歡罵人),唯有以這個方法勸她多練琴吧!她也會「以笑遮醜」去配合我。

第二位學生幾乎是她的相反,是個內向害羞的女孩。起初教她的時候,她幾乎沒有說過一句話。後來她更沒有去教會練琴,當我以為她沒有興趣彈琴,打算放棄她的時候,幸好創辦者之一Collin替我了解她不去練琴的原因──原來是因為怕有人聽到她練琴而覺得不好意思。我唯有跟她說沒有人聽你練琴的,放心吧!其實,我早該留意到,她把左右手莊重放在琴鍵上時的認真的表情,以及彈琴時她身體是隨著歌曲打著拍子的──我不應懷疑她的興趣呀!想起我以前練琴時也是把家裡的氣窗大門緊緊閉著(住屋邨的我,夏天是應該打開大門省掉冷氣的),拒絕表演與比賽,也只會在沒人看到的情況下才會狂放地擺動著身子彈琴。她雖然讀譜較慢,左右手協調也不算好,但觸鍵很溫柔,不像第一位愛笑的女孩般,連左手的伴奏也充滿自信地彈得轟轟烈烈。

Collin通電話,他最常說的是「辛苦你啦!」。我對他說唔辛苦呀,每星期出走屯門一次到九龍市區,當是散心吧!雖說是散心,我的心還是揮不去平日工作的情形,尤其是四五個月前的低潮時期。當我為她們數著拍子的時候,總會想起每天上班(上學)的情況,以呆板、沒有自信的步伐走上樓梯。在譜上標上記號時,會想到我舉高右手拿起粉筆在黑板寫上第一行公式時,感到因缺乏運動而出現的小肚腩。最後寫得滿手粉末,手臂有點酸軟,但學生還是不明所以或者滿不在乎甚至搗蛋作亂。不過,當我教完她們,她們笑著與我道別時,她們提醒我:對喔!我還是喜歡教人的。

通常教完後,我會練一會兒琴才離開,因為教會裡的Yamaha鋼琴聲很甜。與陶小姐道別後,從大角咀走到熙來攘往商店林立的彌敦道。然後,我或許會與朋友聚會,或許回屯門與家人出外晚飯,繼續未完的充電,準備面對新一週的挑戰。真的,這絕對不是一件辛苦的差事,而是教我堅持下去的課堂。「一週一學」,不只適用於她們,也適用於我。

4月29日有一個分享會,歡迎有興趣了解人士參加。詳情參閱計劃網址:http://www.facebook.com/WeWah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