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確很複雜,因為當中有政府的偽邏輯與新動向、似是而非的論調、未經證實的消息、突發消息,網上面書的討論也反映了香港人的不同看法。有正職的人士與需要讀書做功課的中學生因為閱讀及思考時間有限,所以會傾向接收然後接受與自己立場相近及一些較為「大是大非」的信息。一些較有爭議行動如「佔領政總」,他們或因時間不足未能消化有關行動的理據。
所以我希望用最少的文字解釋為甚麼要佔領政總。本文面向是同意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不完善但不同意現時佔領行動的讀者。如果你覺得該課程沒有問題則本文對你沒有說服力。
我的立場是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以下簡稱國教科),然後以原有的德育及公民教育科為基礎再改良(如強調世界公民而非國民)。
1. 是次反國教科行動已遭立法會選舉人士騎劫,不值得支持。
即使反國教科被選舉騎劫,也不代表反國教科本身是錯的。我們可以反對騎劫者,但不可以因為騎劫者而反對反國教科。
2. 學民思潮、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等等不加入委員會,沒有向政府提出意見,一味反對。
留意委員會名稱:「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也留意當中委員名單。委員會名稱有「開展」二字,卻叫持反對開展國教科加入,合理嗎?另外,不加入委員會不代表沒有向政府提出意見,事實上家長關注組及學民思潮已經通過不同渠道表達立場及理據。我認為此委員會是政府毒計。
3. 絕食是激進行為,即使國教科不完善,也不應以此法使政府就範。
別忘記反國教科者的行動是漸次升級的:應政府諮詢(但諮詢期短)、網上及報章撰文、上萬人遊行、才到絕食,但還只得到政府不對題的回應,只強調非洗腦及可提及敏感內容,但沒有就其他疑慮(「中國模式教材」由政府資助的機構編寫、有教育界人士指出以情感評分有問題等)回應。最近在一片反對聲音之下,林鄭指出政府該「擇善固執」,即承認推行現有的國教科為必修科是「善」。
絕食不是容易的、說做就做的事。也要留意使政府就範的應是反國教科的理據,但因為他們連理據也不聽、不對題回應才出此下策。要通過絕食去爭取不是霸道,而是悲衰。
4. 有三年開展期,政府沒有強推的意思,因學校可選擇推行與否。可以於開展期修正錯誤。
既然你同意現時課程有問題,為甚麼不盡早改正?你覺得推行此科有何急切性?另要留意另一個陰謀論:教育局剛建立「國民教育內地學習及交流活動資料庫」。當局或會以此資料庫佐證三年開展期「有成效」。 政府設立了開展委員會即間接承認科目不完善,更明言除了撤科「什麼都可以傾」,可見問題不少。若課程明知有問題,而要靠開展期修正,正是「先推行、後咨詢」,不符合政府、公務員系統秉承的「程序公正」。
5. 本科不打分數,即使課程有問題也不要緊。
若學生不認真讀那開展來幹麼?若學生認真讀有問題的課程那就有問題了。再者,不能忽略 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別以為家長可以輕易在家裡為自己的子女改正盲目愛國思想,學校對學生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長遠來說,我覺得需要另一個完善的課程取代現有的課程。多謝學民思潮發起的活動,他們喚醒了香港人對此事的關注,使他們不再止於上萬人遊行,也讓多些人會看專業人士撰寫的反國教科文章。這真是一個很關鍵的時刻,因為不是很多支持撤回國教科的人十分了解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他們也不一定十分了解中國國情及香港面對的困局。希望他們對此事的關心可以延續,使他們會主動了解更多。
我沒有附上資料來源,若有需要大家可以「關鍵字」去各大搜尋器search。另建議花一些時間閱讀一篇叫「你永遠沒法叫醒裝睡的人」的文章,有點長但讀後很心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