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我們正式成為曲江區沙溪中學的一員(校長三番四次強調我們是團隊的一部分!)。我們每天要於7點55分及2點半前簽到,也要出席校務會議與科組的會議。
我們開始了午間與晚間的音樂會。所謂音樂會,只不過是我們打開音樂室的門口,讓學生自由進來,我們想起甚麼歌就唱甚麼歌,或者讓學生點歌,若果我們懂就可以即場演唱。我們也可以與他們談天。我們在音樂室門口貼了一張不起眼的手畫海報,可能那張海報太小了,也或許學生們比較害羞,起初一兩天只有數個學生走進來,有些在音樂室門口稍稍探頭看看我們在搞甚麼然後就走了,也有些學生坐在音樂室門口附近的樓梯級,不知是偷聽我們還是看同學打羽毛球。我與拍檔其實幾乎沒有「夾歌」的經驗,他平常只會唱K、跟著唱片的音樂唱歌或者清唱,而我平時只會自己練琴。所以,理論上我們並不是夾歌,只是各自彈唱,例如我會連旋律都會彈,最多只會在需要拖長、「爆發」的地方互使眼色示意。
音樂室的電子鋼琴算是不錯,可辨認不同觸感,也有不同音色選擇。老師說它並不便宜,可是它始終不像真實的鋼琴,不論怎樣大力敲它,聲音總是帶點柔。拍檔聽過很多種類的音樂,懂得唱的歌比我懂得彈的歌多,主要原因是我常常找舊歌來學,也不屑聽那些旋律無新意、歌詞總是關於無病呻吟的愛情,也沒有留意英美歌手的新歌派台。他說,雖然有些歌的主題來來去去都是愛情,歌詞也有點無聊,不過其實需要不錯的唱功才可以唱得好。他又說,流行歌就是要把普通的情感用易上口的旋律與歌詞表達,所以總是會無聊一點吧!他介紹了一些外國、內地與台灣的歌給我,要我快點學懂。那部電子琴最適合彈奏柔和的歌,但不太適合彈節拍較為輕快或者強勁的歌(或許是我本人功力不夠),他聽慣、唱慣的卻是後者的歌,所以我們要想想如何把那些歌「溫柔」化。至於我平常彈慣的舊歌,他只有模糊的印象,要花些時間學唱與背歌詞。或者它們都有些過時,學生不喜歡聽。
數天之後,可能因為老師有幫忙為我們宣傳,也可能有學生把消息傳開去,逐漸多了學生進來(女生比較多!)。他們原來愛聽廣東話歌(連林峰的歌也愛聽!),也會聽英文歌,只是不懂歌詞的意思。不可思議的是他們愛聽黃家駒(奇怪,他們不稱呼Beyond樂隊)的歌,明明那些是20年前的作品!我們主要演唱陳奕迅、周杰倫、Beyond的歌,因為他們的歌我倆都比較熟悉,學生也愛聽。我們也叫學生介紹一些內地的流行曲讓我們學習。雖然他不滿意自己的表現(我聽得出他真假聲轉換不美,高音有點走音......其實我不懂唱歌,只有附和他對自己的批評!),但也足夠贏得學生熱烈的掌聲。他對學生說不好意思,因為還未「開聲」熱身--對了,有幾次我們其實打算關門練習,不過聽到學生的敲門聲,就讓他們進來,所以我們都沒有準備好就要表演了。
記得有一節是下午的第三節,八年四班的學生在學校的廣場上體育課。因為我們打算在第三節後開音樂會,所以先到音樂室練習。有四個學生闖了進來,我覺得這樣不太好,因為他們畢竟還是在上體育課,所以我跟他們說你們要出去上課,否則跟體育老師說。可是拍檔卻在跟他們談天,他們也自然不理我,既然拍檔覺得沒問題,我也沒有再堅持了。(事後當然要斥責拍檔一番,就是我們一定要他們守這裡的規矩,還要跟我同一陣線!後來聽學生說他們的渾號是「流氓四兄弟」!)現在想來,雖然他們叫「流氓四兄弟」,可是當天他們的表現比較怕羞,其中一個說要做老闆做生意。為甚麼他們被叫作流氓四兄弟呢?是不是在學校裡找不到意義呢?
後來,越來越多八年四班的學生走了進來,我們至少堅持不演唱,因為這根本不是課間時間,我們也覺得很對不起體育老師,雖然學生說他不會介意。不過在課堂完結前五分鐘我們還是禁不住他們的請求,演唱了一兩首歌。他們搬動木櫈圍著電子琴坐下來,從他們好奇與專注的眼神,可以知道他們不明白為甚麼拍檔唱歌的表情可以這樣豐富(或者說誇張!),也不明白我為甚麼可以一邊看著他們的表情一邊彈琴。下課鐘聲響後,我們說可以繼續唱,他們卻說一定要回班房。
也有一晚晚課之前,有老師看見我們在音樂室沒有聽眾,就叫了他的全班學生進來音樂室。後來那個老師被學生們慫恿唱歌,他最後唱了一首我們都不懂的、帶有中國色彩的舊歌。然後不知道誰在音樂室找來音樂教科書,說要唱書裡的歌。其實書裡的歌他們大多不喜歡,不過有兩首比較「現代」的歌,是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與羅大佑的「童年」(其實這首「童年」都很舊了)。幸好早幾天在學校的廣播聽過「隱形的翅膀」(課間的時候學校會播流行曲),有簡譜的幫助總算可以彈到。至於「童年」則於以前聽過了,難度不大。他們的合唱雖然音準不對,但很純真。有趣的是,所有女生會坐得較前,大部分男生則坐在較後位置。
拍檔說,這已經重新燃起了他學好唱歌的一團火。至於我,一向也很想找懂唱歌的朋友學夾歌,因為自己唱歌不行。這種合作很好玩,我們可以發掘歌中一些可玩味的地方,也可以互相給意見,例如怎樣製造「張力」,哪裡不應該太造作。可惜近來他有點不舒服,我也有很多新歌要學要背,所以一起練歌的時間減少了。想起我們當初舉辦「音樂會」的初衷--讓我們與學生互相認識,也為遲些開辦英文歌唱班作準備--其實是我們都想表演,看看學生們欣賞的眼神吧!拍檔還說想在這裡弄一個合唱團,然後四出參加比賽,衝出韶關,衝出中國,到世界巡迴演唱......哈哈,只是開玩笑啦,不過合唱團該是很好玩的,希望可以成立到吧!
我們有不少一樣的興趣,很容易會談得很起勁。即使生活上有小細節的不滿,通常都用幽默解決。平常多會跟對方說傻話做傻事,必要時扳起面孔認真數對方要改善的地方,然後又用傻話打圓場。能參加同一個奇怪的計劃,一起在這個陌生的地方同住,有共同的目標,不管那是否偶然,我很珍惜這種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