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我的自述



經歷了九個月的中學教師生涯後,趁寫這個自我介紹的機會,我回想,我何時對「教師」這個職業有興趣?

我記得我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溫書的方法是自己出「模擬考試卷」給自己做,做完後會自己用紅筆核對然後打上分數。中學時期功課較忙,沒有空閒時間出卷,但會選一些感興趣的科目做筆記,例如中史科,我不喜歡背誦課文,於是會把知識整理,例如某戰役的前因、成敗因素與影響等,甚至會畫地圖「點綴」。

雖然我對文理科也有興趣,但最後中四時我選了理科,原因大概是對理科興趣較大吧!中四與中六時也參與了學校的「大哥哥大姐姐計劃」,那是每星期一次的輔導班,每位中四中六的學生帶著三個中一新生,一方面輔導他們功課,一方面分享如何適應中一的生活。我記得,學年的最後一次輔導班,老師預備了感謝卡給中一同學,讓他們寫一些東西感謝大哥哥大姐姐一年來的同行。我當然還保存著它們。

經過充實的中學生涯後,我考入了中大物理系。當時的想法是,能夠繼續讀碩士、博士然後成為教授,研究萬物之理固然好,但是,即使做不成教授也不要緊,中學老師也是我喜歡的職業。我也清楚教授之路不易行,所以在大學的三個暑假都有不同的體驗:中學助教、生產力促進局學徒與去外國大學當暑期研究生,看看哪一條路更適合自己。

可是到了Final Year,我還是拿不定主意。我的學業成績不算最突出,可是繼續升學的機會還是有的。可是加上家庭的考慮,覺得一下子出走外國至少五年讀博士是一個冒險的決定。最後我選擇了留在中大讀碩士,多給一兩年時間自己──到底我是否做研究的材料?我到底有沒有能力學更高深的物理?我能否忍受研究枯燥卻未知有否成果的生活?而且,我可以邊當碩士生邊做教學助理,幫助本科生學好艱深的物理課程──其實這也是教學的經驗。

結果一年過後,還不算拿定主意。研究那邊不算很成功但還算順利,我的論文指導老師也鼓勵我繼續讀上去,可是我很喜歡教學助理的工作──或許準確一點說,我喜歡教學。最後我找了一個常與學生談天的教授問問他的意見,他說,走教授這條路應該要「義無反顧」,要有十足的決心才有機會成功。言談之間,他告誡我說,不要受到惡劣的環境影響你,因為你有能力改變惡劣的環境,即使不能改變,你也可以做好自己。

這句話刻骨銘心──不是我不明白,而是我們常輕易把責任推諉給外在環境因素而不自覺。他有這樣的告誡,是因為我跟他說,一定要到外國讀博士才有前途。

他又問我,若我成為中學老師,發現學生吸煙,我會怎樣想?我當時說,今天我阻止學生吸手上的一根煙,不代表他明天不再吸煙,但肯定明天,甚至從此之後,他吸煙時會想起你曾經阻止他吸煙,而且他可能會慢慢從討厭你浪費那一天給你搶去的一根煙,到感激你曾經為他的健康著想。他或許看準了我的耐性,也或許要我實踐他的告誡,所以他介紹了我去一間BAND 3(第三組別)的學校任教。

於是我完成了碩士課程後,學術生涯正式終結,成為了一個中學數學與物理老師。經過一路以來的嘗試與掙扎,最終下決心走教育這條路,可是一開始已經不平坦。沒有受過師資訓練的我,對課室管理、恩威並施、剛柔並濟等等技巧一竅不通,而且更是面對BAND 3的「頑劣學生」,情況「理所當然」地惡劣。不過,其實我還算幸運,能夠任教中五精英班,也是他們的班主任。他們最多比較懶散,給他們精心設計的筆記卻愛理不理,可是課堂秩序還算「可以」。不過一兩班的「差班」已經可以令我士氣低落,加上精英班裡面發生了一些事情,更不禁令我懷疑自己:學校聘請我可算是一場「豪賭」呀!高學歷又如何?我確實對BAND 3學生全無認識。我彷彿是一個外星人,走入一個本來與我無關的世界。

可幸的是,學期之間有兩個長假期可以讓我調整心情。我知道下學期如果情況沒有改善,對我固然造成更大打擊,對學生更有負面影響。我反思,我可以做甚麼補救?

另一個「拯救」自信的動力,來自我這一生中第一個義工。我在中學與大學時期,除了強制性賣旗與其他瑣碎的義工外,都沒有做過義工,可能因為一路沒有找到適合、感興趣,也可能因為時間都用在補習上,又或者只因為懶、沒主動去找與報名。碩士畢業前夕,機緣巧合地認識了一班為基層小朋友籌辦義教音樂與鋼琴的陌生人。他們缺的是資源與經驗,但有的是熱誠與愛心。我沒考慮多久就答應了,因為音樂是令我著迷的興趣。我們舉辦過暑期音樂班與由十月開始、每星期一次的一對一教琴(名叫「一週一學」)計劃,也舉辦過兩次集體活動,讓參加這個計劃的小朋友與家長互相認識。

為甚麼這個義工經驗「拯救」了我的自信?因為兩位放心讓我這個沒有教琴經驗的老師教導的小朋友很聽話。當我每星期教完她們彈琴,她們笑著對我說再見時,她們提醒我:對呀!我還是喜歡教學的。這絕對不是一件辛苦的差事,而是教我堅持下去的課堂。「一週一學」這個計劃名稱,不只適用於小朋友,也適用於我。

於是下學期我決定做一些轉變,我或許表現得像另外一個人吧!對於頑劣的差班,我嘗試弄一些活動,同時也嚴厲一點對他們。最後雖然課堂中還是間中失控,但總算有進步,對他們的了解也深入些:他們不是討厭我,只是對課程沒有興趣及喜歡搗亂吧!對於精英班,我嘗試多說笑話,也加入一些未必與數學及物理有關的知識於課堂中,即使他們跟不上課程,也總可以從課堂學到一點東西吧!之後索性連簡單的魔術、雜耍也帶入課堂,甚至帶他們去活動室,利用鋼琴牽強地講述音樂與數學物理的關係,利用英文歌講述英文的重要性。雖然有些他們還是懶惰,可是漸漸接受我這個沒有經驗的新班主任。當他們總算把我的說話聽入耳,我也乘機多說一些人生道理,例如:「不要受到惡劣的環境影響你」。尤其他們身處BAND 3學校,很容易妄自菲薄或者推三賴四。

我從每天垂頭喪氣地上學,到最後會帶點期待地進入課室。我這個外星人也慢慢融入了他們的圈子,認識了他們可愛的地方與煩惱。可是,最後校方決定不與我續約,我的課室管理技巧還未達校方的要求。

這的確是另一個打擊。可是打擊之餘也開始想想:接下來我該做甚麼呢?最順理成章的行動是另找教席,但總覺得經過這個學年的磨練,自己還有些不足的地方,覺得自己的人生經驗並不足夠──雖然我的出身尚算基層,但我過往的生活都局限在較精英的地方,很少接觸生活條件與天賦較差的人的生活。

在那時,我在網上發現了這個計劃。這個計劃的好處,是服務一段較長的時間(一整個學期或一年),與一般探訪團不同。我該可以與學生建立到關係,也可以更深入了解他們。另外也有一些實際好處,如趁這個機會讓我的普通話更流利,可以從第一身經驗更了解中國國情。

我相信這個計劃對我的教學有幫助。除了再磨練我的教學技巧外,也讓我的學生更明白「不要受到惡劣的環境影響你」──我往後會與學生分享這次經驗,讓他們知道內地貧困地區的小朋友如何用功學習。

所以,這次離開,是為了回來。

相關網頁:
Wewah 音樂家      https://www.facebook.com/WeWahMusic

2 則留言:

  1. 我的課室管理技巧還未達校方的要求 --> 他們是否以一些奇怪的方式評核你的技巧? @@

    回覆刪除
  2. er... 很難三言兩語解釋, 但我會於將來的文章反思與檢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