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韶春風(六)


備音樂課其實很輕鬆,只需在 Youtube 下載一些影片就可以,也有之前舉辦暑期音樂班的經驗,不用像英文興趣班那樣從零開始,打簡體字筆記,弄簡體字 Powerpoint,還要改功課。我的目標不是讓他們學懂樂理,而是開闊他們對音樂的想像,讓他們知多一點其他地方、不同類型的音樂,最希望讓他們喜歡與享受音樂。

或許是他們的「習俗」吧,一進班房門口,迎接我的是一遍熱烈的掌聲。我想起校長與其他老師早前說過,學生大都是來自鄉鎮的孩子,比較純樸,就算最差的學生只是不用功讀書,大體上都會尊重老師,不會搞對抗。音樂老師對我說,因為八年級的學生比較佻皮,所以她都沒有讓他們去音樂室上課。上課的時候,他們大多不太專心,或許他們不喜歡音樂書裡的音樂吧!至於比較乖的學生則會做其他科的功課。

介紹完自己的名字後,就簡單的與他們「約法三章」。我說,不管你們之前如何上音樂課,這是我的音樂課,你們要遵守我的規矩。我的規矩並不難遵守,目的是讓你們有一個享受音樂課的環境。

專心--我講課的時候,你們要看著我,不可以做功課,當然也不可以進行其他活動。一會兒會有一些有趣的影片,你們該會喜歡看的。有一位學生竟然在把玩撲克牌,我當然要叫他收好--你不收好的話我便替你收好了。

投入--我希望你們可以投入音樂課的活動,投入過才會懂得享受音樂。你們喜歡音樂嗎?不喜歡的請舉手!沒有人舉手,嗯,那麼你們都喜歡音樂,所以更應該要投入呀!你們有誰懂得唱歌的?請舉手!結果當然沒有人舉手。我說,其實每個人都懂得唱歌的,問題只是唱得好不好聽罷了!我也唱的不好聽,但往後的課堂,如果有唱歌活動的話,我也會跟你們一齊唱呀!

尊重--我在講課的時候,你們要安靜,否則我不講了。還有,你們除了要尊重我,也要尊重同學。當有同學舉手答問題或者表演的時候,其他人也要留心看著他。

以上的「約法三章」是我總結過往的失敗經驗、精心「提煉」而成。下一個環節是簡單介紹自己--猜猜我的歲數,也告訴他們我在香港時也是一個中學教師,教的是物理和數學,來到這裡卻是教音樂與英文,不過我的音樂也不差呀!如果你們平時有物理與數學問題也可以問問我。不要以為香港來的老師不會罵人,如果你不遵守規矩的話我會罵你的。(哈哈!或許對於某些讀者來說這是笑話!)

我在這一課介紹心目中音樂的其中四個元素:拍子、旋律、樂器與感情。在未來的課堂上,我的講課會圍繞這四個元素。

拍子--首先,我問問大家,在身體那裡可以找到拍子?他們答手掌,我就說你只是用手掌打拍子,不是在手掌裡找到拍子呀!「你們先安靜一下,然後把右手放在你的心上,其實每人天生也有一個數拍子的機器。有沒有人沒有心跳的?請舉手!」

然後我播「We will rock you」,讓他們感受一下拍子的威力--簡單的「Boom Boom Bak」已經讓大家興奮起來。聽過一次後,我鼓勵他們也試試這樣打拍子:拍打兩下桌子,鼓一次掌。大部份都學生都動起來,引來在教員室老師的注意,或許他以為學生在搗亂,我控制不了場面吧!他厲眼看看我們,我只好把左手放在額上,說聲對不起!他發現自己搞錯了,臉色轉緩後轉頭離開。這時我才想起這間課室與教員室只有一薄牆之隔。

旋律--於黑板寫完「旋律」二字之後,我說我帶了一件樂器來班房,就在我的口袋裡。他們猜是笛子、口琴,其實也差不多--那是一隻陶笛。原來他們不知道這小東西叫「陶笛」,這是我在台灣旅行時買的。剛說過「尊重」的規矩,現在該要實踐了。其中兩班我吹奏了「小白船」,另外兩班則是「隱形的翅膀」,他們都很安靜與留心。「你們剛才聽的就是一首歌的旋律了。」

樂器--剛才看見的陶笛當然是其中一種樂器。接下來我會讓你們看看一個三角琴表演。你們覺得鋼琴可以怎樣彈?用手指?用腳指?用手肘?看看他們在直接敲打琴的弦線,也有用小提琴弓拉著弦線,後來連琴蓋也不放過,用來打拍子。你們覺得樂器難學嗎?其實不是所有樂器都很難學。現在播給你看的小朋友表演,他應該只有三四歲。要注意他的表情與歌聲,他其實在唱英文歌,聽得出來嗎?他彈奏的是小型結他,叫「Ukelele」。

另類演奏鋼琴方法:http://www.youtube.com/watch?v=0VqTwnAuHws

可愛的小朋友彈著Ukelel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rMWX--UJZ4

感情--我覺得音樂裡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感情」。在唱歌與演奏樂器的時候,觀眾懂得分辦有感情還是沒有感情的演出。像剛才的小男孩,即使他不是彈得很好,也不知道他在唱甚麼,我們也會欣賞他表情豐富的演出。以下要播的影片,場景是婚禮,拉大提琴的樂師拉D大調卡農拉得悶慌了,索性改變了歌曲的演繹。在強勁的節拍下,全場的賓客都興奮地跳著舞。

卡農D大調另一演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V5_xj_yuhs

記得於其中一班,我開始介紹音樂之前問:你們覺得音樂有甚麼用?有學生竟然答「療傷」,真是個好答案!不過我記得有學生在飯堂說過,學校裡的男女是不准談戀愛的,如果讓老師知道的話,要通知家長,家長會覺得丟臉。我問他們誰有這個「療(情)傷」的經驗,他們都帶點難為情地說沒有!其實對於我來說,在這裡上你們的課也是一種「療傷」--不要誤會,那不是情傷!

講完預備的資料後,還剩十多分鐘。我說你們剛才的表現還算不錯,所以現在帶你們去音樂室。有些班我只彈奏了海闊天空,有些班因為時間較多,我彈奏了海闊天空與隱形的翅膀。早前提及過,學生們很喜歡Beyond的歌,所以大多數學生都聽過「海闊天空」。我很喜歡這首歌,會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彈這首歌。起始的時候,你們或許記著我說演奏的時候要安靜,所以我只看到你們的嘴唇微微抖動。「你們可以跟著唱呀!」沒有受過唱歌訓練的你們當然唱得拍子音準不對,不過我說過,我覺得感情才是最重要--看著你們投入的歌聲,以高興的心情彈奏著這首歌,也是另一番滋味。

因為中間夾雜了期中考與運動會,所以隔了很久才上第二次音樂課。因為知道其中一班的投影機壞了,所以我決定整整四十五分鐘也在音樂室上課。音樂室比課室大,要較用力去說話。這裡也沒有電腦與投影機,沒有桌子,只有木椅子。由於沒有劃定坐位,所以不聽話的學生會坐在一起談天。其中一班的一個同學把我的導學稿(就是筆記)摺成紙飛機,我立刻一邊斥責他說導學稿是老師的心血,一邊怕不標準的普通話惹來笑話。

第二課的上半部份是「聽音樂寫感情」,學生可以寫感情,也可寫聯想到甚麼情景。我總共彈了四首歌: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秒速五厘米的片頭曲、給十五歲的自己以及一番之寶物,都是我愛聽的歌。這些歌他應該都未聽過,希望他們只從歌曲與我的演繹感受到一點東西。他們抱怨不知道歌名與歌詞,我說其實不需要知道的。這不是一個測驗,不一定要猜對原作者及歌詞所說的意思,感受沒有對錯。我笑說想看看你們想到的跟我彈琴時想到的是否一樣。

大部份的答案都只是簡單的形容詞,不過有一些寫得不錯。例如:
「很舒服的感覺,歡快中又帶有浪漫的氣息,讓人不禁聯想到一些歡快、浪漫的情景。」
「童話,可愛,在草原上吃棒棒糖吹風。」
「悲情、憂傷。鋼琴家正在用琴聲宣示他的情緒,失戀?失意?」
「小心翼翼,就像玻璃娃娃,太大力會碎,太小力會摔了,輕輕地,輕輕地......」
「想起了很多電視劇的悲傷情節,例如:本來相愛的一對情人卻因為某些事情或原因而不能在一起,又有一種朋友離別的氣氛。」
「聯想到一個人曾經在成功的舞台,是那樣燦爛,被人擁護著,但他似乎失去了些甚麼......」
「是一首有規律和節奏的曲子,使人令想輕輕哼唱,是一首有感染力的曲子,就好像講一場難忘的回憶,輕快、愉悅,裡面有作曲者回憶的快樂和依戀不捨。」
「畢業的感覺,每個人心懷理想走向社會。」
「想到了和我以前那些讀書的好哥們分開的時候,那種憂傷、卻帶著成長的滋味。」

下半部份是唱歌。首先我與拍檔示範如何唱和音,讓他們聽聽「Do-me」「Do-so」「La-me」混在一起聽是怎樣的。他們的反應竟然是看看天花的光管有否碎裂!然後叫他們看看導學稿的背頁,是「Perhaps Love」的歌詞。我說我們的目標是在餘下的課堂讓你們學懂唱這首歌。我很喜歡這首歌的歌詞,也想趁這個機會讓你們學學一些英文生字。我說那些歌詞對於現在的你們來說可能不太明白,可以當你長大一點,經歷多一點的時候,會慢慢明白了。首先我需要教懂他們讀英文字--每兩個字一組,每組重複三四次,我朗讀一次,他們重覆--他們習慣了這種學習英語的模式。最後就是加上旋律,也是每兩個字一組,不斷重複,然後整句一次過唱出來。這可算是我第一次帶唱歌,他們的朗讀習慣是大叫出來--那是令人鼓舞的讀書聲。

「終於學好了兩句--喔!我不是說你們學得慢。你們今天才第一次聽這首歌,而且還是英文歌,你們的表現已經很好!你們不一定要學得很快,最緊要肯嘗試與享受!可以嗎?」聲線有點沙啞的我,以這句鼓勵話語作課堂總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