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英語課程很趕,例如八年級的上學期要教十二課,當中有形容詞的比較級,簡單過去式,以現在進行式及be going to ...表達的將來式,以食譜教first
next finally等關於步驟的字眼,交通,請求與邀請等等。有老師抱怨說,十一黃金周假期之後,學生都把新學的英語忘記得七七八八,要花時間溫故才繼續知新。這裡並沒有分精英與補底班,而且每班人數多,英文老師又不能利用課餘時間補課與留堂,所以每班的學習差異也很大,落後了的同學很難追上來。所以我對她說不是你們做得不好,而是有些外在條件導致這裡的英文水平不高。而且我也說即使香港的學生有很多資源讓他們課外自習,他們也沒有好好利用,並不是所有香港學生都英文都很好,他們也有懶惰、缺乏動機等問題。
這位科主任也曾經開放過一節八年級的活動課給所有英文老師。那一課的主題是弄三文治,同學們都帶了食材如麵包、生菜、煎蛋、蕃茄、蕃茄醬。老師用半堂時間講書,半堂時間讓學生在課室裡弄三文治,然後分享給正在觀課的老師。我與拍擋吃得飽飽的,他們也玩得很開心,不知道他們會否通過這個活動更記得關於食物的生字呢?他們在弄三文治的過程中其實也沒有講過英語,只是他們要做功課,就是用英語寫好recipe。她很想為英語教學注入新元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願意作出大膽的嘗試。
說回七年級英語班際比賽,我們提議了三個項目:第一個是「大電視」,參賽者不許發出聲音,只用動作讓隊友猜螢幕上的生字。第二個是「接龍」,這是她寫的規則:
1.每个班教师给出相同的第一个单词,第二单词的开头字母要以第一个单词的末尾字母开头,如:an---neck--- kite .第一个生字要从某一个字母开始,然后第二个生字的开头字母要跟第一个生字的最尾字母一样。每一个同学每一次只可以写一个生字。
2.每条龙的单词不能出现重复的单词
参赛人数:每班两组,每组4人,每个班在此环节选8人。每回合4个人。
至於討論如何計分時各位有點分歧。經過一番討論後,我們定出以下計分規則:
1. 如果中间有串错的字,串错的字后方的所有字全不计数。
2. 参赛者可以改正错字,但该字不会计分。他改正完之后不能够多写一个生字。每一次只可以改一个错字。
3. 非在黑板写字的同学不能给提示。参赛者之间不能交流。
第三個是「三人四足搶答比賽」,我們希望讓英語水平不高的學生也可以參與,可是因為我們只有四十分鐘的時間,也不能夠向其他老師借用課堂,所以最後沒有玩這個項目。
「大電視」用到的投影片由我負責,但要在七年級英文課本頭六個單元中找一百個名詞與動詞有點難。
那天是星期一,團市委安排我們參觀學校。我們參觀了一間高中,一間職校及韶關唯一一間本科大學。我們只花了一個上午,所以是走馬看花式的參觀,與接待的學生交流不多。午飯後我與同伴趕回學校,時間已是三時半,四時二十分比賽就開始,可是英語科主任還在修改我早前給她的投影片,因為她覺得有些生字如「father」「mother」「西蘭花」,學生們應該想不出動作來表示它。(的確有點難,不過有些挑戰才好玩吧!)。
學校有一間可以容納全級學生(約二百人)的階梯課室--有點像大學的Lecture
Theatre。那一座教學樓除了有階梯課室,還有音樂室、閱讀室、電腦室、實驗室等等,據奠基石記載,是香港某伉儷捐錢建成的。可是校方很少用這間階梯課室,因為校方很少會舉辦全級性的活動。我記得初到埗時的疑惑:為甚麼這間中學的硬件設備那麼好?有老師告訴過我,那是因為曲江區沙溪鎮正進行「創教育強鎮計劃」,要求學校整理好學校與沙溪鎮的教育情況資料,然後向政府爭取撥款改善設備,詳細情況我們並不清楚,我們只是曾參與資料整理的工作。
我與拍檔都很欣賞學生的表現。起初我們擔心每班只有十多人有份參與比賽,其他學生會覺得無聊,但觀眾們的反應很熱烈,「大電視」環節時該安靜時安靜,做動作的同學做出有趣的動作時會笑及鼓掌。做動作的學生也非常醒目,很「放」也很惹笑。所以我覺得他們絕對有能力扮「uncle」「tomato」等原本有但被科主任刪掉的生字呀!
至於他們「接龍」的表現則有點遜色,兩回合也有班別因為「生字龍」中間有錯字而損失了很多分數。他們也好像不太瞭解規則,例如有些同學一次過改正兩三個生字。後來了解到原因,原來是有些老師不知道要在比賽當天的英文課講解好規則,我們亦因為時間關係而沒有再講解規則就開始「接龍」比賽。或者他們都寫不慣粉筆字,又或者因為要抓緊時間,所以字體潦草。隨著螢幕上的計時器指示剩下十秒,全級學生也一起大聲倒數,卻使比賽中的同學更緊張。雖然說好了每班也有一位老師負責統計他們寫對了多少生字,但後來卻只有我做統計,二百多人在我身後看著我批改黑板上字體歪斜的接龍,原來也有點壓力!比賽有兩回合,第一回合時七一班因為第三個生字就串錯了,所以很低分,可是第二回合時他們發揮得很好,所以最後他們只以一分之差屈居第二名(他們第一回合的表現很好),--我是最後才批改七一班的接龍的,他們看著我批改時都很緊張,他們看見我確認成績後都很興奮地歡呼!
還有一個小插曲:當學生們陸續離開階梯課室的時候,有一個學生氣沖沖地對我指出黑板上其中一個字串錯了,把u寫成n,但我與其他英文老師都覺得那是參賽者寫得潦草所致,而且那個字也是普遍的,相信他不會犯這個錯誤(我忘了那是甚麼字)。從他的表情看,他不像已被說服,但也沒有糾纏下去。另外,老師們覺得我的Powerpoint倒數計時器很有趣,其實我只是用了很愚蠢的方法逐秒自動換投影片......他們看見學生們的投入,雖然比賽有甩漏之處,都覺得值得下年繼續舉辦。
與此同時,我們也開展了七年級的英語興趣班與八年級的英語基礎班。七年級英語興趣班模式與八年級的一樣,也是由全級英語成績最好的四十個學生組成。我們試過進行一個活動:每人上課時要帶一件物品,與班上其他同學交換。交換前要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名字與那件物品:I
am Adam. This is MY ....。然後拿著別人的東西再與其他人交換,這次除了介紹自己外,還要說這件物品是誰的:This is HIS/HER
...,希望他們可以練習possessive pronoun。他們大都很興奮,但有很多學生都沒有根據規則去玩,可能這個活動沒有比賽成份吧!我們要求他們交的功課:自我介紹、介紹朋友與描述他們帶來的那件物品都做得不錯,最欣賞的是他們會用有限的英文詞彙盡量作較複雜的描述,雖然很多錯漏,但我們會在批改之餘也寫上讚賞、鼓勵的話語,希望他們繼續勇敢嘗試,然後認真改正。老實說,他們的功課表現比八年級的興趣班學生更好。
至於八年級的英語基礎班,我們是這樣進行的:非住宿生每星期只上一課(大課堂時間,未放學的),每課四十分鐘,住宿生則逢星期三及五的12點半至12點55分上課(午休之前)。這樣就解決了人數過多與公平性(若在課後時間開班會導致非住宿生無法參與)的問題。
我們想從最簡單、最基本的開始教起。但甚麼是「最簡單」「最基本」呢?有學生的英文分數大約四十多分(滿分120分),顏色的英文不僅(只懂黃色!),簡單的字也不懂串(例如書、椅子),但他的其他科目相對不錯。我們必需假設他們只懂得很簡單的英語生字,以及不能夠寫上完整句子。我與拍檔多番討論,決定從句式入手,一開始介紹最簡單的句式結構(SVO),然後介紹眾數、代名詞、基本動詞運用等。另外,我們加入默書,讓他們記得較簡單的生字。大原則是,絕不讓他們覺得困難,也嘗試找出一些英語裡容易明白的規律,然後給他們練習操練,也讓他們對學英語多點信心。
我們決定讓他們自由報名參加--每個班房內也張貼報名表,表上事先聲明這個班的「本質」:這不是興趣班,不會有趣味的活動。面向是英語成績不理想、上課跟不上進度但有心想追上的學生,我們會要求大家默書,以及做重複操練的功課練習。
第一個星期由拍擋負責,給非住宿生的第一課是大課堂時間,我正在教興趣班所以沒有在場。至於給住宿生的第一課是午飯時間,學生擠滿了語音室,因為連英語成績好的學生也來聽,沒有報名的也來湊熱鬧,所以課室管理上不太好,預備好的教學活動也沒有預期的效果。
第二個星期也是由他負責,因為他還未教完第一個星期的教程,也根據第一個星期的經驗作微調。第一個星期來過的英語成績好學生與較搗蛋、程度較差的學生都沒有來了,所以秩序好了不少--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學生人數應該穩定下來,可以預備點名表了,
可是上學期快完結了,我教完第三個星期後,原本以為可以多教一星期,可是因為大考,於是大課堂被取消了。餘下的就交給下學期吧!我知道他們上完三課後,他們的英語沒有可能突然進步了,但又想鼓勵他們,所以在第三個星期的課我跟他們說:這學期的英語考試沒有進步不太要緊,因為我們只是教了很少東西。我們把目標放在下學期的期考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